感应器的设计与制造应达到哪些要求?
1)达到工件加热范围的要求,加热区温度应均匀一致,冷却均匀(如感应器带附加喷液器或具有喷波孔时,必须考虑)。
2)具有一定的强度与耐用度,不同类型的感应器具有不同的耐用度(次数)。
3)要便于装卸(特别是通用淬火感应器)
4)要便于制造、合理用材,做到标准化、通用化与系列化。
5)与电源相匹配,节能、高效。
感应器设计的相关理论与法制
(1)趋肤效应 感应器上通过的高、中频电流是走表面的,对于纯铜在通水冷却的情况下,电流在铜中的透人深度Δ铜(mm)为
Δ铜=67f½ 式中f是电流频率(Hz)。
(2)邻近效应 在感应器的导电板 (管)之间具有电流方向相反的两导体的邻近效应。在多匝感应器的匝与匝之间具有电流方向相同的两导体的邻近效应。所有感应器有效圈与加热工件之间均存在邻近效应。在感应器设计中,如能巧妙地利用邻近效应,则能大大提高感应器的效率。
(3)电流走捷径的特性 电流走捷径的趋向是因为走捷径时电阻小。 因此,在感应器铜板厚的部位时要考虑此因素。
(4)合理涡流途径的选择 当齿轮同时加热整圈齿时,要求齿顶、齿槽均能加热,应选择圆环形感应器:蜗杆、丝杠、带台肩的轴加热时,应选择走轴向电流的回线形感应器,使健顶、底、轴台肩处均有涡流通过,从而使各点加热温度一致。
(5)局部涡流集中现象 感应加热时,对零件的尖角、小孔、小圆弧处有时会产生涡流集中现象,当电流频率增高时,此现象更为显著。
(6)导磁体在有效圈上的驱流作用 感应器有效圈上装“II”形导磁体,高频电流通过导体时,由于中心部位磁通密度大,自感电动势也大,电流被驱向感抗小的开口侧。